怎样认定信用卡诈骗罪?
信用卡是当今发展最快的一项金融业务之一,它是一种可在一定范围内替代传统现金流通的电子货币,适用非常方便,因此很受欢迎。但是“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信用卡诈骗总是如鬼魅一般缠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甚至侵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构成犯罪,受到刑事追究。那么具体来说怎样认定信用卡诈骗罪?以下是对这个问题做的具体介绍。
一、怎样认定信用卡诈骗罪
1、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卡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行为人主观上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能构成本罪。
2、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
(2)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的行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①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②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③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④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⑤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⑥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二、认定信用卡诈骗罪的标准是什么
认定信用卡诈骗时,难点在于信用卡诈骗行为多种多样,稍有不慎,则可能跟非罪的界限混淆。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信用卡诈骗行为: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所谓伪造的信用卡,是指模仿信用卡的质地、模式、版块、图样以及磁条密码等制造出来的信用卡。所谓使用,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利用伪造的信用卡,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包括用伪造的信用卡购买商品、支取现金,以及用伪造的信用卡接受各种服务等。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作废的信用卡,是指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不能继续使用的过期的信用卡、无效的信用卡、被依法宣布作废的信用卡和持卡人在信用卡的有效期内中途停止使用,并将其交回发卡银行的信用卡,以及因挂失而失效的信用卡。此外,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还包括使用涂改卡。所谓涂改卡是指被涂改过卡号的无效信用卡。这些信用卡本身因挂失或取消而被列入止付名单,但卡上某一个号码被压平后再压上另一个新号码用于逃避黑名单的检索。因此,涂改卡也是伪卡的一个种类。
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
冒用是指非持卡人以持卡人的名义使用持卡人的信用卡而骗取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有关信用卡的规定,信用卡均限于合法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或转让,这也是各国普遍遵循的一项原则。但是,如果信用卡与身份证合放在一起而同时丢失,则可能给拾得者或窃得者创造冒用的机会。这些拾得者或窃得者在取得他人的信用卡后,可能会利用持卡人发觉遗失之前,或者利用止付管理的时间差,采取冒充卡主身份,模仿卡主签名的手段,到信用卡特约商户或银行购物取款或享受服务,这些都是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几种常见情形。
4、进行恶意透支
所谓恶意透支,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在主观上的差异。两者在客观上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善意透支的行为人主观上有先用后还的意图,届时归还透支款和利息,而恶意透支的行为人透支是为了将透支款占为己有,根本不想偿还或者也没有能力偿还,在行为上采取潜逃的方式躲避债务。
犯信用卡诈骗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般被控该罪,一个优秀的刑辩律师必不可少,他会帮助你处理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代理刑事诉讼,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非法经营罪225条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企业必须要依靠自身的实力在市场当中立足,而不能通过贬低其他商家的荣誉或者是一些不正当的手法进行竞争,为了规范这种现象我国刑法当中专门制定了非法经营罪。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详细释义主要是在刑法第225条当中规定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非法经营罪225条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一、《...
·辩护人有哪些诉讼权利,哪些是刑事辩护人享有的权利
一般在刑事诉讼中才会有辩护人,这一般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维护被告人利益的人,但并不仅限于律师。那么您知道我国规定的辩护人都有哪些诉讼权利吗?现在,我们整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解答。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的规定,我国辩护人的权利主要有:
1、辩护人有权根据事实和法律,独立...
·什么叫贪污受贿 贪污受贿是否适用缓刑
提到贪污受贿,相信您都不会感到陌生,同时也清楚的知道这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也就是说要是行为人不具有这样的特殊身份,那么就不能够认定构成贪污贿赂犯罪。那从法律角度来看的话,究竟什么叫贪污受贿呢?请跟随本站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什么叫贪污受贿
贪污受贿是指企...
·遗失物占有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国法律规定,得到遗失物后,应该妥善保管,并及时上交公安局,有公安局代为交给失主,或者自行及时交给权利人,千万不可以私自占用,一旦情节严重,就会构成犯罪,即为遗失物占有罪。那么遗失物占有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呢?本站我们带您一探究竟。
一、侵占遗失物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侵占罪,是指...
·刑法规定玩忽职守怎么处罚
刑法规定玩忽职守怎么处罚
一、刑法规定玩忽职守怎么处罚?
1、构成玩忽职守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据刑或者拘役。
2、构成玩忽职守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情节特别严重”是具体是指:
(1)造成伤亡达到下列规定人数3倍以上的:
死亡1人以上,或...
·拘役可以减刑吗,被判缓刑还可以减刑吗
我们发现罪犯在服刑期间其实是可以被减刑的,当然,这需要满足规定的减刑条件才行。而实践中,由于拘役的刑期过段,因而很多人都认为被判拘役的罪犯是不能被减刑的。那究竟拘役可以减刑吗?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拘役可以减刑吗
拘役,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
·挪用资金罪量刑
私自未经同意就挪用资金罪是包括企业、公司和单位或者个体,滥用职权利用自己的职权去未经过同意使用国家或公共财产的行为,这种行为其实是违法的。关于这种私自挪用公款或者滥用职权挪用公款的以及金额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认定挪用资金罪名去量刑呢?未经同意擅自挪用资金的情况下,含有挪用资...
·刑事案件如何赔偿民事赔偿
刑事案件如何赔偿民事赔偿
一、刑事案件如何赔偿民事赔偿
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zhi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
·危险驾驶没有造成后果什么罪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在道路上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醉酒驾驶机动车辆、从事校车或者旅客运输业务存在严重超载超速情形的,就构成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属于抽象危险犯,即不需要损害结果的发生,只要存在法定的危险驾驶行为,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将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的特征有哪些?
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的特征有哪些?
一、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的特征有哪些?
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的特征如下,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
·民事枉法裁判罪会判得重吗
民事枉法裁判罪会判得重吗在民事、行政的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