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民事上诉如何处理
医疗纠纷民事上诉如何处理
一、医疗纠纷引发的民事诉讼的案由
医患纠纷一旦进入民事诉讼程序一般均为民事诉讼,有争讼的一方向法院提出告诉和主张,由法庭通过审理来解决双方争诉的活动,这种诉讼主要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它有三个案由:
(一)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二)医疗事故损害纠纷;
(三)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二、医疗纠纷民事诉讼的上诉的注意事项
(一)上诉的注意事项
1、原告与被告在法定的上诉期内可以上诉,超过时间不上诉的,一审判决即发生效力。上诉期限从收到一审判决的第二日起计算,对判决不服的期限是15天,对裁定不服的期限是10天,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届满日期,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不可抗力除外。
2、不能采用口头形式上诉,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否则视为未提出上诉。
3、上诉状要写明请求上诉的理由,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是否有误、证据是否有误、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及对判决的意见。
(二)上诉案件的审理
1、二审只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如果是上诉请求中未涉及的内容,一般不审查。
2、二审仍可以进行双方调解达成协议。
3、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径行判决、裁定为例外。径行判定,是指二审合议庭经过阅卷、调查、询问当事人,在全部事实核对清楚后,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而直接作出裁判的审理方式,一般有四种情况:
(1)一审就不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作出裁定的案件。
(2)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
(3)原审裁判认定事实不清楚,而且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
(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需要发回重审的案件。
(三)上诉案件判决的一般规律
1、对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对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依法改判,(法律是指实体法即民法等)
3、对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可以裁定撤消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重审还是一审,一审判决后仍可以上诉。
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消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一般有,审判本案审判员、书记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未经开庭审理而作出判决;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未经传票传唤而缺席判决;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
(四)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要注意时效。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申请再审不影响一、二审判决的执行。
(五)诉讼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1、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1) 请求司法保护权,这是当事人的一项最基本的诉讼权利,是其他一切诉讼权利的核心和前提,包括起诉和反诉,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反诉,人民法院都应当受理;
(2)委托代理人的权利,是保障当事人行使其权利。进行诉讼活动的一种权利可以请求别人给予法律帮助,因此一个当事人可请2名委托代理人;
(3)申请回避权,当事人可以要求法院更换承办本案的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以保证案件公正审判的权利;
(4)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当事人以此证明自己陈述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陈述的事实,维护自己的诉讼请求或反驳对方的诉讼请求,既是权利也是责任;
(5)进行辩论的权利,当事人有权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对案件事实争议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6)请求调解权,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对纠纷进行调解,并以调解的方式结束诉讼;
(7)自行和解权,当事人有权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
(8)提起上诉的权利;
(9)申请执行权,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具有给付内容的判决、裁定以及其他法律文书,在负有义务的当事人拒不履行时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有权利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10)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还有权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
2、当事人的诉讼义务
(1)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诉讼权利是当事人维护自己实体权利的诉讼手段,当事人必须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和规范正当行使,不得滥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妨碍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的合法权利,如不得利用提供证据的权利而提供伪证,不得利用辩论权侮辱、谩骂对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者;
(2)遵守诉讼秩序的义务,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尊重法院的审判权以及对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遵守法庭秩序、服从法庭指挥,使诉讼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顺利进行;
(3)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生效后,负有义务一方必须履行,当事人不履行,人民法院可根据享有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依据职权依法强制执行,法律规定申请执行期限,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医疗纠纷民事上诉怎么处理呢?我们认为,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我们一定要理性维权,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权益,不能凭一时的冲动为难或者冲击医方工作场所,为医方工作人员造成精神方面的压力或者人身方面的攻击,这样会造成医方工作场所的混乱,影响别的患者的治疗。
·医疗事故鉴定法规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法规有哪些?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
·医保城镇居民报销比例是多少
上班族可以办理职工医疗保险,而城镇户口的非职工和未成年人可以办理的医疗保险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它们的作用相同,都是对参保人的疾病治疗作出保障。那医保城镇居民报销比例是多少?我们将在下文中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一、医保城镇居民报销范围
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主要有,参保人员...
·医疗事故鉴定 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医疗事故鉴定 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期限为7个工作日到30日。
延伸补充:
如何做医疗事故鉴定
1、 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
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如患者死亡的,为死亡后一年内应当提出鉴定申请;如损害结果在多年后发...
·一、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是多少?
一、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是多少?
1、目前正常缴费单位的工伤职工医药费用规定:按费比例段报销:分别为95%、90%、80%和70%,差额部分由单位承担。
2、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工单位一次性向工伤经办机构缴纳1—4级伤残职工的有关工伤保险费用。
3、职业病退休工作病故...
·非法行医如何定罪,怎样判断非法行医犯罪?
我国《刑法》规定
非法行医如何定罪,怎样判断非法行医犯罪?
我国《刑法》规定,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非法行医罪。因此,仅仅具有非法行医的行为还不行,还要达到法律规定的情节严重,这样才能定罪处罚。
一、非法行医如何定罪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未取得医生...
·医疗事故鉴定书内的内容是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书内的内容是什么?
1、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
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如患者死亡的,为死亡后一年内应当提出鉴定申请;如损害结果在多年后发现,自发现后起算一年,但超过20年的法院将不保护,鉴定亦没有实质意义。
2、那些当事人和机构可以提出医...
·最新医疗纠纷法律法规有哪些
最新医疗纠纷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医疗纠纷的定义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苏州医院可以做工伤鉴定吗
一、苏州医院可以做工伤鉴定吗?医院无权鉴定先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再到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具体地址可以咨询劳动局)申请工伤伤残鉴定,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和医院病历卡、拍片的片子等。二、工伤伤残鉴定程序是什么?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
·二级医疗事故赔偿
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受害者应该怎么办
二级医疗事故赔偿
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受害者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当然是要在专业机构鉴定伤残等级,然后,才能确定赔偿。医疗事故分为四级,每一集的赔偿标准又有所不同,那么二级医疗事故赔偿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呢?又有哪些赔偿内容呢?下面我们将带来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
·医保的钱可以出来吗
医疗保险实际上您都是知道的,主要是您在看病和治病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可以报销的一种保障方式,因此对您是非常的重要的,主要是在国家的规定下有很多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那么根据规定医保的钱可以出来吗。
医保的钱可以出来吗
医疗保险账户余额一般来说是不能取的,但是部分城市出台了医疗保险...
·关于医疗纠纷赔偿标准是什么?
关于医疗纠纷赔偿标准是什么? 一、医疗纠纷赔偿标准是什么?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